「培力英檢」與大學英語文課程對應參考資源說明
教育部110年發布「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」(The Program on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College,簡稱 BEST 計畫),目的在於培養大專校院學生進入英語為主的學習或職場環境前,具備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。基於課程、教學、評量三位一體的理念,教育部補助LTTC研發「培力英檢」(BEST Test of English Proficiency),期能帶動評量、教學、學習的良性互動,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效。
「培力英檢」是專為我國大專校院學生設計的學術英語導向(EAP-oriented)考試,不僅參考臺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英語課程綱要、高教學術英語(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, EAP)與英語授課 (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, EMI) 課室情境、也同時遵循國際英語能力架構(包括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, CEFR)等文件擬訂出適合我國高教之學術英語核心能力指標,並依其設計「培力英檢」之試題內容、評量任務(assessment tasks)。
經參考Aligning Language Education with the CEFR: A Handbook (ALTE, British Council, EALTA, UKALTA, 2002) ,LTTC提供六項參考資源*,供EAP課程在對應「培力英檢」時作參考。這些資源也適用於與非EAP課程之對應,例:專業學術英語(ESAP, 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)課程(請見以下說明)。
EAP和ESAP課程共通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具備未來EMI學術環境的能力 (English-Medium Instruction readiness)。EAP提供各種學術領域通用技能的基礎;ESAP則是在EAP的基礎上,針對特定領域加入了特定領域專業的語言知識和實際應用技能。此外,EAP課程通常強調通用的學術技能,例如摘要撰寫、引文格式、論證技巧,而這些技能也是 ESAP 的基礎。
*LTTC準備的六項參考資源,以「培力英檢」能力指標作為「核心能力指標」,對應課程、教學、評量(見下圖),三者相輔相成:
- 課程:參考「核心能力指標」設定具體且可測量的「學習目標」,規劃授課內容;
- 教學:參考「學習目標」設計課堂活動,引導學生達成核心能力;
- 評量:參考「學習目標」制定評量內容,並在評量後參考「核心能力指標」提供具體的回饋。

各項資源的說明請見下表:
資源 | 說明 |
---|---|
1.「培力英檢」與大學英語文課程對應流程說明 |
以圖文的方式說明程序 |
2.「培力英檢」與大學英語文課程對應參考表 |
以表格呈現,檢視現行學習目標與「培力英檢」能力指標相符的程度 |
3.「培力英檢」閱讀例題說明 |
以「培力英檢」閱讀評量活動具體展示閱讀能力指標 |
4.「培力英檢」聽力例題說明 |
以「培力英檢」聽力評量活動具體展示聽力能力指標 |
5.「培力英檢」寫作例題與作答表現說明 |
以「培力英檢」寫作評量活動與不同能力的考生作答表現具體展示寫作能力指標 |
6.「培力英檢」口說例題與作答表現說明 |
以「培力英檢」口說評量活動與不同能力的考生作答表現具體展示口說能力指標 |